【喜报】截至9月我校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总数达35项!新增24项年度项目
9月29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正式公布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我校24个项目获批立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9项,青年项目8项,西部项目6项。我校立项数排名在全国并列第59位,在全国师范院校排名并列第14位,在地方师范院校(非部属)排名并列第9位,连续15年入围全国百强。
在立项类别方面,我校重点项目和西部项目与2024年立项持平,一般项目立项数较2024年提高28.6%,青年项目立项数较2024年提高100%,整体立项率较2024年提升33.1%。
在立项学科方面,我校本年度立项涵盖15个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体育学与健康管理各3项,其中我校首次在“体育学与健康管理”学科立项达到3项,实现该学科立项新突破。其次,法学、区域国别学和国际问题研究、社会学、外国文学、语言学各2项;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考古学、中国文学、新闻学与传播学、信息资源管理与文献学、古典学各1项。
从立项学院(部)情况来看,我校本年度共有8个二级学院(部)获得立项。其中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6项,在该类别项目的立项数连续2年居文科学院(部)首位。其次,马克思主义学院5项;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各3项;法学院/律师学院2项;经济管理学院、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各1项。
在项目申报阶段,学校高度重视、广泛动员、精心组织,社科处积极与各文科学院(部)保持沟通与联系,通过召开全校申报动员会、制定总体申报工作方案、召开专题调研与工作例会、组织开展申报论证会与选题打磨会、邀请校内外学科领域专家到校交流指导、设立培育项目、组建申报工作群等方式,扎实有序做好组织申报各项工作。期间,学校共收到各学院(部)、各单位报送的选题近320份,联合文科学院(部)开展申报论证会超过120场,邀请校内外学科领域专家近230人次开展线下或线上指导;此外,社科处为确保有组织科研效能得到良好发挥,一是向自治区社科工作办遴选报送选题230余份,为各申请人编制印发10套申报辅导资料,组织选题评审达40场;二是相关负责人参与各文科学院(部)论证会研讨近40场,多次与申请人一对一打磨选题,确保申报材料论证充分、逻辑缜密;三是制定工作日程安排、开展多轮次形式审查,助力申报工作有序开展。
截至目前,我校本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总数已达35项,其中教育学重大项目1项,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重大项目1项,年度项目24项,教育学项目(非重大)7项,艺术学项目2项。我校年度项目全科学(含教育学、艺术学单列学科)立项在全国排名并列第37位,在全国师范院校排名并列第10位,在地方师范院校(非部属)排名第6位;教育学项目立项在全国排名第8位,在全国师范全校排名第6位,在地方师范院校(非部属)排名第2位;艺术学项目立项在全国排名并列第22位,在全国师范院校排名并列第3位。
下一步,学校将以推动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效能,优化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机制,积极做好各学院(部)的统筹与协调,充分发挥二级学院(部)的主观能动性;深化对外合作交流,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与学术创造力,力争产出一批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和社会价值的标志性成果;加强对立项项目的动态管理,做好过程监督与服务,统筹配置优质资源,全力支持项目团队开展研究和高水平成果产出,为下一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编辑:蒋志秀
校对:蒋志秀 丁 怡 潘云峰
审核:钟慧容 钟学思
终审:肖富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