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著速递|刻石铭文,见证千年:我校蓝武教授、江田祥教授新著解码石刻中的广西文教与交通史

2025-09-29 14

导语:

2024年12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石刻里的广西”丛书重磅推出。其中,我校蓝武教授著《石刻里的广西·文化教育卷》、江田祥教授著《石刻里的广西·水陆交通卷》,引领我们深入摩崖碑刻,解码尘封千年的广西文教兴衰与交通脉络,再现壮乡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石刻里的广西·文化教育卷》简介

《石刻里的广西·文化教育卷》重点解读广西古代石刻文献中以重视文化教育等内容为主的文献,共计选介自唐郑叔齐《独秀山新开石室记》至清代光绪时期《太平府建思齐书院谕碑》等在内的共29方石刻材料,在内容上主要涉及书院、府学、贡院、科举制度等。书稿以图文对照并辅以对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的解读的形式,多方面立体式地呈现出广西地区自唐代以来重视文化教育,推崇读书仕进、积极进取的文化传统,有助于读者更为全面地理解广西历史文化的独特性。

作者简介

蓝武,男,历史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岭南教育史、区域文化史、西南边疆民族历史地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等领域研究。

李湛驭,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明清地方财政史、明清西南地区社会史。


《石刻里的广西·水陆交通卷》简介

《石刻里的广西·水陆交通卷》遴选38篇具有代表性的广西交通石刻,涵盖桥梁、道路、关隘、凉亭、运河、河道等方面的内容,分为城乡道路、水上交通、桥梁凉亭、码头渡口、河道整治、交通夫役、关隘要塞、7个专题,一一进行深入解读,以石刻故事为中心,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石刻的历史背景,阐释石刻所揭示的广西交通变动与社会变迁,揭示交通石刻中蕴含的历史文化意涵。

作者简介

江田祥,男,江西鹰潭市人,1981年生,历史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从事中国历史地理、石刻研究,著有《广西恭城碑刻集》等,发表论文40余篇。

刘方进,男,湖南宁远人,1993年生,历史学硕士。

黎文宗,男,宾阳人,1986年生,历史学硕士,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石刻里的广西》简介

《石刻里的广西》丛书是全面系统介绍广西石刻文化的普及性读物,为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出版工程成果之一。含《石刻通论卷》《历史名人卷》《山水人文卷》《民族融合卷》《文化教育卷》《水陆交通卷》《经济商贸卷》《科学技术卷》《摩崖造像卷》《书法艺术卷》10卷10册。每卷选取数十种有代表性的广西石刻,采取雅俗共赏、图文并茂的方式,用通俗的语言介绍石刻基本内容,讲述石刻背后的历史故事。编纂出版本丛书,旨在深入挖掘广西丰富而独特的石刻文献,弘扬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地方文脉,增强各族群众文化自信,助力壮美广西建设。


《石刻里的广西》总序

广西地处中国南部,区位优越,东邻广东、西通云贵、南接越南,在中国与东南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广西这片土地不仅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更因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绘就了璀璨的文化图景。

石刻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承载着广西千百年来的历史记忆、文化传承与艺术精髓。广西石灰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石质坚硬,便于雕镌。在尚未有文字记载的时代,广西先民就已学会在崇左花山等山岩崖壁上描绘日常生活场景,表达思想感情与艺术想象。广西现存最早的石刻,应是南朝刘宋时期的石质买地券,但刻碑风尚至少可上溯至东汉时期,东汉末建安二十一年(216)曾任零陵郡观阳长(观阳即今桂林市灌阳县)的熊君墓碑,虽立于今湖南永州市道县境内,但说明当时刻碑风气已在零陵郡一带广泛流行。

石刻在广西地区的广泛分布,不仅展现了中华文明在边疆地区扩散传播的轨迹,也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广西历史石刻分布地域广泛、数量繁多,堪称通代文献渊海。自唐宋以来,广西刻石之风气经久不衰,至今留存了极为丰富的石刻文献,广西也因此成为中国石刻较为集中、特点鲜明的地区,素有“唐碑看西安,宋刻看桂林”的说法。广西石刻文献内容价值主要有珍稀性、系统性与普适性三个特点,石刻类型至少包括摩崖、碑碣、墓志、塔铭、买地券、画像题字、造像记、器物附刻等,石刻文体至少包括碑、墓志、颂、赞、铭、纪游、诗、词、文、赋等。晚清金石学家叶昌炽曾赞叹“唐宋士大夫度岭南来,题名赋诗,摩崖殆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石刻,如桂林龙隐岩的《元祐党籍碑》、柳州柳侯祠内的《荔子碑》,以及桂林王城独秀峰读书岩上的王正功《鹿鸣宴劝驾诗》等。

近些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启动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出版工程。委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并组织专家撰写这套《石刻里的广西》丛书,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广西石刻丛书。本套丛书选题特色鲜明,通过挖掘广西丰富的石刻文献资源,讲好石刻里的广西历史故事,积极推动广西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本套《石刻里的广西》丛书共有十卷,包括《石刻通论卷》《历史名人卷》《山水人文卷》《民族融合卷》《文化教育卷》《水陆交通卷》《经济商贸卷》《科学技术卷》《摩崖造像卷》《书法艺术卷》。每一卷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广西石刻,采取雅俗共赏、图文并茂的方式,用通俗的语言介绍石刻基本情况、解读石刻内容,讲述石刻背后的历史人物故事,揭示石刻背后的政治经济关系、山水景观塑造与文化交流网络等。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套《石刻里的广西》丛书,引导更多人关注与保护广西石刻,让广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永续传承,并实现转化利用。

是为序。

江田祥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根瓜园公众号

编辑:廖美盈

校对:蒋志秀、丁怡、栗源 

审核:钟慧容、钟学思

终审:肖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