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功举办人文社会科学独秀青年第一期暑期高级研修班

2025-07-16 16

为深入实施《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响应国家“新文科”建设号召,强化有组织科研,培育跨学科学术共同体,服务学校“1248”总体发展战略和学科攀登计划,着力培养一支业务精干、学风扎实的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队伍,7月6日-11日,我校在育才校区举办人文社会科学独秀青年第一期暑期高级研修班。本期研修班由我校主办、社会科学研究处承办、学校各文科学院(部)协办,来自各学院(部)、各职能部门100多名青年教师参加学习。校长孙杰远出席开班仪式,仪式由副校长宋树祥主持。

开班仪式现场

在7月6日的开班仪式上,孙杰远指出,青年人才是学校和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学校举办研修班,目的是致力于青年人才的发展,更是体现了三个“亟需”:一是青年发展亟需,青年人才是科研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学校着眼长远,精心筹办研修班,目的在于赋能青年教师成长,破解青年教师成长瓶颈,促进科研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二是学科发展亟需,青年人才是学科生态的未来增长极,学科发展关键在于人才队伍建设和薪火相传,核心在于青年人才的培养,要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成长和培养,打造一支业务精干、学风扎实的青年人才队伍;三是学校发展亟需,青年人才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生力军,是学校和事业发展的核心,举办研修班是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进学科攀登人才筑基工程,夯实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根基的重要举措。

 

孙杰远校长致辞

宋树祥在开班仪式上对研修班学员在学习期间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潜心学习,力求实效,力求在理论素养、研究方法、实践能力上获得实实在在的提升;二是要深入交流,碰撞智慧,积极与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同仁交流切磋,拓宽视野;三是要学以致用,推动创新,将研修成果有效转化为谋划科研的新思路、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产出成果的新动能,转化为服务学校“学科攀登”的强大动力。

宋树祥副校长主持开班仪式

在研修期间,学校邀请了多位专家,围绕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前沿和重要问题与实践经验展开深度分享。7月6日,校长孙杰远教授为研修班学员讲授题为《学科交叉背景下人文社科研究者的素养》的首堂课程,为学员开启研修之旅。

孙杰远校长为研修班学员讲授首堂课程

随后,南京大学梁晨教授作题为《人工智能与人文研究》的报告,聚焦技术方法的引入与史学研究创新。7月7日,南开大学张文宏教授作题为《量化社会科学论文的写作要点》的报告,向学员分享在人文社科领域如何开展定量研究;香港大学李连江教授通过线上为学员讲授《英语语境中的研究、写作与发表》的专题课程,分享如何产出优质英文文章的心得。7月9日,南京大学林闽钢教授作题为《理论研究如何服务政策实践》的报告,向学员强调要把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结合起来。7月10日,东北师范大学秦玉友教授,作题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的报告,聚焦在教育学的视角下,如何开展人文社科研究工作;《学习与实践》杂志执行主编刘玉涛研究员为学员讲授《学术论文选题要素与写作规范》的专题课程,为学员分享从选题到格式,再到审稿,一篇高水平论文如何产出。7月11日,宁波大学钟昌标教授作题为《如何提出好的研究问题》的报告,向学员阐述了如何在人文社科领域正确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复旦大学石源华教授为学员讲授本期研修班最后一堂课程《智库研究的打开方式》,从区域国别学和国际问题研究的视角,围绕世界变局与周边格局的深度联动的问题,向学员分享智库研究的方法。

授课专家为研修班学员作专题报告

研修班授课现场

为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员之间的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研修班将学员分为5组,在7月8日同步开展作坊研讨活动。工作坊邀请了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副校长梁君教授,教育学部杨茂庆教授、左世江博士,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黄文凯教授、钟珂副教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庾泳副教授,以及社会科学研究处肖富群教授、钟慧容教授等专家聚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问题与前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文学术著作与论文写作”“英文语境中的研究、写作与发表”“政策研究与智库建设”等内容进行主题分享,与会学员围绕工作坊主题展开深入研讨,结合自身的学科背景和研究领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员们表示,工作坊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相结合,效果良好。

各专家进行工作坊主题分享

工作坊现场

在结业仪式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廉超、经济管理学院杨世信、教育学部龙艳等三位老师作为学员代表分别进行了研修心得分享。三位学员代表虽学科背景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研修主题的深刻理解、对学术创新的热切追求和对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使命感,也是本期研修班“跨学科互鉴”、“培育学术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写照。社科处负责人在结业仪式上表示,本期研修班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学校对青年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社科处将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继续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将研修班打造成为学校人文社科青年人才培养的品牌,持续为青年学者的成长赋能,为学校人文社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研修班结业仪式现场

学员分享

本期研修班主题聚焦、内容丰富、组织有序、成效显著、反响热烈。研修班有力促进了跨学科交流与融合,有效提升了我校青年教师的学术视野、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更有效营造了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促进跨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形成,是落实学校“1248”发展战略和学科攀登计划、夯实人才根基的具体行动。下一步,学校将持续优化并打造好人文社会科学独秀青年研修班这一品牌项目,为青年学者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坚实的支撑。

学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