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著速递|经济管理学院张海丰教授在《学术月刊》发表学术论文

2025-03-04 13

近日,经济管理学院张海丰教授团队在CSSCI来源期刊《学术月刊》发表学术理论文章《熊彼特需要找回“国家”:技术革命浪潮视域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文章作者分别为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张海丰教授、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司叶林。《学术月刊》1957年创刊,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期刊、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中国百强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权威期刊、全国中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重点项目资助期刊,也是我校认定的A类重要期刊。

文章认为,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亦是导致经济长周期波动的主要解释因子。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提出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是驱动经济长期波动的内在动因,但为什么创新活动,尤其是创新蜂聚现象会呈现特定的周期性,熊彼特并未给出充分的解释。此外,企业家创新驱动的长波也不能很好地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科技竞争所促发的第五次康德拉季耶夫长波。技术演化的本质是技术模块的递归组合,因而技术系统必然呈现出日益复杂化的趋势。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使得技术创新越来越依赖于多主体的协同推进,因此,国家作为组织者和协调者介入重大技术创新活动是技术演化的必然结果。有必要将国家纳入熊彼特长波模型中,并将 “新质生产力”置于技术革命浪潮视域下进行审视,从而构建一个多主体共同驱动的长波理论概念模型。在对第五次长波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提出 “大国竞争是开启经济长波的重要力量”,进而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和组织模式进行阐释,将对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提供理论和政策启示。



【引用格式】

张海丰, 司叶林. 熊彼特需要找回“国家”:技术革命浪潮视域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J]. 学术月刊, 2024, 56 (11): 66-76.


【作者介绍】

张海丰,男,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入选省级高层次人才计划,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访问学者,广西高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人选、广西知识产权(专利)十百千中青年专家。主要从事演化与创新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区域国别学等领域的研究。担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演化经济学年会秘书处成员。在《学术月刊》《当代经济研究》《财经问题研究》《社会科学》等权威期刊和CSSCI期刊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3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篇)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6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参与国家级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校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司叶林,广西师范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研究助理,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彭玲

编辑:刘文霞

校对:蒋志秀 丁怡 项婷婷 栗源

审核:张海丰 谢婷婷 钟慧容 钟学思

终审:肖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