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文摘|张海丰、王琳:权力不对等、合约选择与制度供给——一个农地流转的博弈框架

2021-10-22 101

导语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广西师范大学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广西师范大学西部乡村振兴研究院乡村经济振兴研究中心主任张海丰副教授和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王琳同学于《学习与探索》2021年2期发表《权力不对等、合约选择与制度供给——一个农地流转的博弈框架》一文。文章指出,农地流转作为农民资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通过构建一个低市场化程度情境下多个农户和单个企业有关农地流转合约期限选择的权力不对等博弈模型,可以充分表明,作为投资方的企业,由于资产专用性,倾向于选择长期合约,以便最大限度地规避投资风险,最大化企业的利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带来农地的溢价预期,因而作为转出方的农户倾向于选择短期合约,通过重复谈判尽可能多地获得土地的溢价收益,最大化自己的利益。缔约双方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但在低市场化程度情境下,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市场权力是不对等的,企业拥有选择合约期限的议价能力优势。这种权力不对等的合约有可能损害农户的长期利益,在合约实施期间存在因土地溢价收益分配不均等而导致合约纠纷的隐患。因此,地方政府在农地流转合约签订过程中应扮演积极干预者的角色。

 

        现将全文分享如下,感谢张海丰老师和王琳同学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