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文科中心顺利举办“桂台产业合作的瓶颈及其高质量发展思路”主题学术沙龙
2021年10月10日下午,由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简称广西文科中心)主办,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桂台合作研究院、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等协办的“人文强桂”第139期在广西文科中心多功能学术会议厅举行。此次学术沙龙以“桂台产业合作的瓶颈及其高质量发展思路”为主题,由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伍先福教授作为主讲人。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桂台合作研究院、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西南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以及师生代表共40余人参加会议。学术沙龙由我校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俊杰教授主持。
学术沙龙现场(一)
刘俊杰教授认为,桂台产业合作虽然起步较早,但其发展速度和质量均相对滞后,探讨桂台产业合作的瓶颈及其高质量发展思路极富实践指导价值;并简要介绍了此次学术沙龙是基于伍先福教授主持的广西文科中心“科学研究工程”项目的结题成果。
学术沙龙现场(二)
在专题发言环节,由伍先福教授率领的学术团队对其课题研究成果进行系统介绍。首先由2019级经济学独秀班赵梦宁同学和2020级硕士研究生李欣宇同学就桂台产业合作的现状、合作优势、存在问题等进行基础性阐述。他们先后指出,桂台产业合作虽然取得了双边贸易持续增长、合作产业园区量质提升、台资企业数量不断增长、合作领域不断深化等方面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合作产业处于价值链低端、个别产业投资过于集中、广西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大陆各省对台合作竞争激烈,等等。随后,针对桂台产业合作现状尤其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伍先福教授着重介绍了课题成果所提供的解决思路,包括确保桂台政治沟通机制顺畅、设法提升广西的产业集聚尤其是产业协同集聚水平、努力提升桂台合作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伍教授进一步指出,这些解决思路主要体现在《贸易增加值分解与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研究综述》《全球价值链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研究综述》《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研究》等6篇公开发表的论文之中,并对这些论文的核心内容进行扼要介绍。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学者各抒己见。刘澈元教授提出,可以从两岸产业合作的视角研究桂台产业合作,且尽管政治因素反复,但近年来台湾对大陆的贸易依赖度是在不断提升的。王修志副教授则点评道,针对桂台合作规模较小问题,要从存量项目合作中做出质的改变,把既有项目做大做强。张海丰副教授指出,大环境变化有利于桂台产业合作。从已有经验来看,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范式是政府深度介入经济发展并于经济发展保持合理距离,这就对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肖琬君博士也举了一个海关运输案例来进一步突出西部营商环境较东部发达地区偏差。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们围绕是否能与发达城市“结对子”的形式来改善经济、是否能进一步研究桂台合作中的农业领域等热点话题,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研讨。
(文/钟国泰;图/朱嘉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