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1-关于启用我校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及开展我校2020年度社科类科研登记工作的通知

2021-01-05 202

各学院(部)、各单位: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规范科研项目及成果的登记、管理流程,提高科研数据共享和统计效能,方便有关职能部门、学院(部)及科研人员更好地管理、使用科研数据,更好地服务学校各项事业发展,2021年起,学校拟启用新科研管理系统——广西师范大学科研创新服务平台。2020年度社科类科研登记工作将依托我校科研创新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展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登录方式

        平台登录网址为“http://172.16.135.17”,账号和初始密码均为教职工8位数工号。老师们首次登录平台后请及时修改密码,并校对、补充个人科研项目、成果等信息,具体操作方法详见附件。

        二、平台功能

        平台功能模块主要包括:

        1.科研办公。科研人员可在平台内查看、下载相关科研通知及文件,添加、编辑及管理本人科研项目及成果;学院(部)可以查看、审核、统计本单位教职工的科研项目、成果等数据;科研管理部门可查看、添加、审核、管理、统计全校科研数据,可对相关职能部门开放部分数据查看、统计权限。

        2.成果管理。可登记、管理论文、著作、研究报告、艺术作品等各类科研成果。平台可直接抓取、推送知网等数据库的论文信息,大部分论文类成果可直接在平台中认领,无须登记。

        3.项目管理。可用于纵向项目立项、中期检查、结项管理,横向项目合同登记、审核、查询、变更、结项管理,校内项目申报、评审、立项、结项管理等。

        4.知识产权管理。可进行职务专利著作权进行登记管理。

        5.学术交流管理。可对个人学术交流情况进行登记、管理。

        三、本次社科类科研登记范围

       (一)科研项目

        凡2012-2020年立项的、在社科处办理过登记备案手续的纵横向项目,已统一导入平台,请老师们及时登录平台核对、完善有关信息。有错漏的,请于1月15日前在平台修改、登记。

       (二)科研成果

        1.成果时间要求

        本次成果登记受理范围为本校教职员工(含离退休人员)在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完成的、我校拥有知识产权的成果。

        2.成果范围

        ①正式公开出版、发表的科研成果(含专著、译著、编著、教材、工具书、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刊发的学术论文、译文等)。

        ②被各级政府部门采纳并取得相关评价证明(采纳证明、验收报告、软科学成果评审证书等)智库类成果与软科学成果。

        ③正式公开出版、发表的创作成果(含绘画作品、书法、歌曲、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

        ④开发的新产品和已授权的专利成果、经登记软件著作权的软件。

        3.下列成果不属登记范围

        ①内部交流刊物发表的成果;

        ②无相关评价证明(软科学成果评审证书或验收报告等)的软科学成果;

        ③有版权争议的成果;

        ④以主编(含副主编、编委)参加编写出版的各类论文集(但可以其中署名的单篇论文申报);

        ⑤各类展览作品。

       (三)学术交流信息

        1.时间要求

        本次主要登记受理本校教职员工(含离退休人员)在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参加的学术交流信息。

        2.登记范围

       (1)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指有两个及以上国家专家学者参加的学术会议。

       (2)参加国内学术会议:指在国内举行、且只有本国专家学者参加的学术会议。

       (3)参加省级会议:指在区内举行、且只有本区专家学者参加的学术会议。

       (4)参加学校会议:指在本校举行、且只有本校专家学者参加的学术会议。 

        四、登记、审核时间安排

       (一)教师自主登记:1月5-12日

        1月12日前,老师们登录平台完成科研登记,按要求逐项准确填写相关信息,并将相关证明材料提交单位科研秘书审核。

        登记科研项目的,须提供项目申请书、立项通知书等材料原件及原件扫描件;

        登记科研成果的,须提供成果原件;

        登记学术交流信息的,须提供参会相关材料。

       (二)二级单位审核:1月12-15日

        1月15日前,各单位根据老师们提交的科研证明材料在平台进行审核,并将审核情况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公布。1月15日前,各单位将科研登记汇总表(须有分管科研领导签字、单位盖章)交社科处。

纵向科研项目的证明材料(项目申请书、立项通知书等材料复印件件及原件扫描件)、汇总表报社科处科研科(雁山校区起文楼北楼530室),联系人:胡老师,3697266。

科研成果及学术交流信息汇总表报社会服务科(雁山校区起文楼北楼532室),联系人:谭老师,3697267。

       (三)科研管理部门审核:1月16-20日

        社科处对科研登记情况进行审核。

       五、其他相关事宜

       (一)2021年起,学校的科研奖励和科研考核,职称评审及人才评价的科研材料审核等工作将以平台数据为基础数据进行核算、审核,请各单位、各位老师高度重视此次科研登记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请各单位科研秘书以及有需求的老师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师大科研创新服务平台交流群”,以便进一步交流平台使用方法、完善平台功能等事宜。

 

        未尽事宜,请与社科处社会服务科联系,联系电话:0773-3697267,邮箱:社会科学研究处skc@gxnu.edu.cn。

 

        附件1:科研创新服务平台V8.1用户手册--科研人员

        附件2:科研创新服务平台V8.1用户手册--科研秘书

 

师大科研创新服务平台交流QQ群

                                 


 社会科学研究处

2020年1月5日


       附件1:科研创新服务平台V8.1用户手册--科研人员.doc

       附件2:科研创新服务平台V8.1用户手册--科研秘书.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