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举办第二届湘江战役高端论坛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湘江战役研究”开题报告会
10月28日,由我校主办的第二届湘江战役高端论坛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湘江战役研究”开题报告会,在桂林召开。本次会议分为湘江战役高端论坛、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湘江战役研究”开题报告会和课题组研讨会等三个议程。
10月28日上午,来自华南理工大学、中共桂林市委党校、桂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南宁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及我校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会议开幕式。会议由社会科学研究处负责人主持,学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国庆出席开幕式并致开幕词。林部长指出,在全国隆重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之际,我校举办第二届湘江战役高端论坛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湘江战役研究”开题报告会有着特殊的意义,目的就是要总结、弘扬我党我军在历史转折关头临危不惧、坚强不屈、奋勇前行、战胜强敌的斗争经验和英雄气概,以及为中华民族崛起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期待我校以研究湘江战役为契机,扩大社会影响力,促进红色文化传承。
上午,在湘江战役高端论坛上,华南理工大学莫若云教授、桂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黄利明副主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贺金林教授、我校刘文俊编审和汤志华教授,分别就“湘江战役研究再认识”“红军过广西与国民党的应对”“广西民团与湘江战役”“湘江战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湘江战役文化遗址保护利用策略”等主题进行了研讨,为今后湘江战役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下午,在开题报告会上,课题组首席专家唐凌教授首先作开题论证报告。他指出,课题以重新评价湘江战役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总目标,主要解决如何重新认识湘江战役的历史价值、如何系统挖掘湘江战役的史料价值和如何全面开发湘江战役的当代价值等问题。唐凌教授从研究及创新的立场出发,对课题涉及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进行了阐发,提出了实施的基本路径与方法。专家评审组对开题报告予以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中肯的建议。华南理工大学莫若云教授在总结时指出,当前,不忘初心教育活动不断深入,红色文化传承是高校的重要使命,湘江战役研究非常有意义,正逢其时,广西师范大学“湘江战役研究”课题组的前期工作很扎实,研究目标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案具体实在,研究前景一定很令人期待。
晚上,唐凌教授召集湘江战役课题组的成员,着重就课题组的分工与协助,以及管理运作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形成了一些决议,强调教育部重大课题育人成果的重要性,明确检测的标准与方法。
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校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湘江战役研究”正式全面启动,这对于推进湘江战役研究,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将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据悉,唐凌教授领衔申报的《湘江战役研究》是我校首次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获得立项,实现了我校该项目立项的零突破。本年度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国共立项51项,每项课题资助经费为50-80万元。其中,我校是本年度广西唯一获得立项的高校!
湘江战役高端论坛
参会专家代表发言
《湘江战役研究》开题报告会汇报现场
“湘江战役研究”开题会参与专家学者及代表合照
(文旅学院 张玉栋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