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厅召开学习十九大精神广西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座谈会
教育厅召开学习十九大精神广西高校加快构建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座谈会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加快构建广西高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12月11日由教育厅主办、广西文科中心承办的学习十九大精神,广西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座谈会在桂林举行。教育厅科信处处长傅源方主持会议,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等16所本科院校共计30多人参加会议,教育厅科信处、教育厅宣传部相关领导参会。
会议特邀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卞成林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钟瑞添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林春逸教授做主题发言。卞成林教授做了题为“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思考”的主题发言。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卞成林教授谈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交流了广西民族大学立足民族院校特色优势,加快构建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相融合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等五个着力点和重要举措,并对如何加快整体推进广西高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提出了建议。钟瑞添教授做了题为“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划时代意义”的主题发言。他指出,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明确指导思想。他从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人民不断实现美好生活的理论指导和增进民生福祉的保证,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指导,是不断提升党长期执政能力基本遵循,是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建设整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思想等方面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进行了精彩深刻的阐述。林春逸教授做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题发言。分别从为什么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指导地位,如何进一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如何加快建设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如何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等方面谈了自己对上级文件精神的解读。对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础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建设,大力发展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重点布局一批对文明传承有重大影响、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注重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加快推进高校交叉学科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建设等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座谈会上各高校与会代表做了自由发言,就广西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化建设、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进行了交流。
傅源方处长强调,广西高校要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他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新理论新思想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对上级文件的学习,特别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及最近教育部下发的相关文件的学习,同时学习借鉴其他省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广西本土特色优势,主动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各高校要借助重点研究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重要平台,加快构建广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本次座谈会将为广西高校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推动广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