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导演组参加我校学术沙龙

2017-05-27 58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导演组参加我校“人文强桂”学术沙龙

 

525,由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文学院承办的第107期“人文强桂”系列学术沙龙在育才校区文科中心会议室举行。广西特聘专家、漓江学者、《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文学院莫道才教授主持了这场主题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写讲”与面向东盟的传播》的学术沙龙。国家语委原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司原司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姚喜双教授、校党委书记王枏教授,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执行导演刘磊、王珊,以及文学院、音乐学院等学院的老师、博硕士生,东盟国家的留学生以及桂林市中小学的校长代表、老师60多人参加了这场沙龙。

沙龙围绕传统文化经典如何通过“诵写讲”来传承、诵读怎样才能表达传统经典的意蕴与意境、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中华经典如何走出去等主题进行。莫道才教授首先作了中国古典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唐宋诗词与吟唱等内容的简短讲座。然后与会者就古典诗歌吟诵与传统文化经典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面向东盟的传播、《中国诗词大会》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等内容作了畅谈。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导演组就这个节目第一季和第二季策划、制作和播出过程作了介绍,并就第三季展开调研、征求意见。与会者踊跃发言,提出了众多的建议。作为《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策划者和总监制,姚喜双教授最后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中国诗词大会》在第一季重点关注唐宋诗词的基础上,以三种文化为指导,内容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源头,到“欲上青天揽明月”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更为全面地撷取了诗词长河中的精彩浪花,极好地证明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脉相承的系统,有机融入了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的各层面和全过程,成为了体现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的重要表征。《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有温度、有广度、有厚度的节目,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了成功的尝试,获得了全国观众的赞誉,也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肯定,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是当代文化建设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现象级的文化工程。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

                  

                             

莫道才教授主持学术沙龙

 

沙龙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