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关于组织申报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通知
各相关学院:
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申报工作已经开始。现就学校组织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旨在集中推出反映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水平的成果,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广大专家学者以优良学风打造更多精品力作,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
二、申报成果必须坚持正确导向,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前沿性,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意义重大;符合学术规范,学风严谨、文风朴实。
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由全国社科规划办统一组织出版并公开表彰。入选成果没有受到国家社科基金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将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予以立项,资助强度与当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相当;受到教育部重大项目、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或中国社科院重大项目资助的,由于原资助强度较大,不再资助研究经费。
四、申报成果须全部完成且尚未公开出版,包括结项等级为“良好”以上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或未受到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申报成果与已出版著作内容重复不得超过10%,评审过程中不得出版。以博士学位论文申报的,须通过答辩2年(含)以上。
五、成果形式为中文学术专著、专题论文集或专题研究报告(教材、译著、论文、工具书、资料汇编、普及性读物、软件等其他成果形式不予受理),字数一般在20—60万。
六、申报者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且为申报成果第一作者。
七、申报成果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或相关出版机构书面推荐,推荐者须承担信誉责任。已与推荐申报出版单位签订出版合同的成果,须通过相关出版社推荐申报。
八、申报成果范围包括国家社科基金所有26个学科(含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三个单列学科),除三个单列学科外,其他23个学科的申请书都要按照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申报数据代码表》填写。跨学科的成果要按照“尽量靠近”的原则,选择为主的学科进行申报。
九、申请者要按照《〈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申请书》的要求如实填写,并保证申报成果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对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以已出版著作申报等行为的,一经查实,将通报批评,申请者5年内不得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如已入选,将撤销资格,追回荣誉证书。
十、课题申报截止日期及材料要求
(一)课题申报截止时间
请申请者在2013年6月25日前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申请书》、成果概要等申报材料电子版发送社科处邮箱:skc@mailbox.gxnu.edu.cn,以便进行形式初审(邮件标题请注明“单位名称+成果文库”字样)。
经形式审查通过后,申请者请于2013年6月27日前将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材料送交社科处。
(二)申报材料
1、《〈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申请书》(一式3份,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需填写同行专家推荐意见)。
2、装订成册的成果打印稿(一式5套,A4纸双面印制、左侧装订成册)。
3、《成果概要》(一式7份,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包括著作名称、目录、5000—10000字的成果内容介绍、主要参考文献,其中著作名称和目录须附英文译文)。
4、以博士学位论文申报的,须提交论文原文,并附详细修改说明;以往年申请未入选成果申报的,须附详细修改说明。
5、电子光盘,须包含申请书、成果打印稿、成果概要、附件等所有申报数据。
(三)成果打印稿和成果概要不得直接或间接透露申请者姓名和单位等个人信息或相关背景材料。
课题申报有关材料可登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网址:http://www.npopss-cn.gov.cn/)或社科处网站本通知后的附件处下载。
未尽事宜,请与社科处科研科联系;联系电话:5846433。
附件:
附件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申报数据代码表(2013)》.xls
社会科学研究处
2013年3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