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处、社科处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考察调研

2012-09-01 577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教育厅已启动实施的2011-2012年“广西高校服务广西产业新发展深化年”活动精神,进一步提高我校科研服务广西新发展的思想认识和能力水平,日前,由我校科技处、社科处和广西文科中心组成的调研组一行15人赴钦州、防城港两市实地考察调研,深入了解和现场感受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建设进程。

调研组在钦州、防城港两市相关部门领导陪同下,先后深入钦州中石油广西石化千万吨炼油项目以及防城港正在布局建设的红沙核电站、沿海钢铁精品基地和有色金属加工基地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生产现场进行考察;对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防城港东兴口岸的边境商贸经济、广西钦宝斋有限责任公司等坭兴陶骨干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销售进行调研,并走访了防城港市文化艺术中心、市科技图书馆、市博物馆等重大民生和城建项目现场。

通过此次考察调研,调研组深切感受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巨大的发展变化,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北部湾次区域合作的核心区域地位正在日益显现。20113月,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的“广西高校服务北部湾行”活动正式启动,由此也标志着全区高校全方位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正式拉开序幕。作为文理兼备、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并重的综合性自治区直属重点大学,我校在准确把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服务广西新发展行动计划(2010-2012年)》等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目标,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以及“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等各项战略部署的背景下,始终将学校的建设改革发展与广西改革发展结合起来,主动适应和服务广西经济社会新发展,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需要。

我校科技处、社科处和广西文科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均表示,要在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发展中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通过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组建跨学科科研平台,完善校地合作机制及方式,把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等紧密结合起来,面向国家、地方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促进学校科研积极融入、参与、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调研组考察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调研组考察防城港钢铁基地建设